2018兩岸教育論壇─創客教育在偏鄉的開展
~教學篇~
課程多元有創意
領域學習有意義
學習自動有毅力
最後自信愛自己
“教學是一項藝術,在教育心理學裡面,有趣好玩能引起孩子好奇心是最基礎、最初始的要求,一但孩子喜歡了這門課、喜歡了你,你就能安排系統性、階段性的任務,用小小的困難擋在他的前面,只要孩子學習動機夠強烈,他就能一次一次的克服與跨越,這每次的征服與安排,都是為了增強他的信心與擁有成功的喜悅,等他的基礎穩固了、自信強健了,就可以送他上戰場,挑戰更艱鉅的任務。
透過不斷的激勵與引導,讓孩子不斷獲得更大的成功,孩子就會熱情的主動探索與動手解決問題。接著我們透過各種方式帶孩子擴大視野,設個小小陷阱,帶孩子認識世界的不完美,然後引導他從生活中去尋找問題。利用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行動,將改變過後的美好帶給自己、帶給家人和朋友,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足夠的能力來愛自己、關心他人,進而改善世界。”
課程的安排,如果是有系統的正課,我們就會使用“概念課程→概念應用課程→小主題課程→大主題課程→設計思考課程”架構,先教簡單的單一概念及原理,然後使用曼陀螺、心智圖、雙項細目表等工具,產生多元創意課程,讓學生針對此單一概念多面向的學習。
等確定學生都了解該單一概念且會應用後,再以問題解決模式給予多樣小主題任務施作,訓練其具備解決問題能力,並輔以各類遊戲競賽讓所有孩子都有機會成功獲得鼓勵,之後仿照社會分工模式,以大主題、任務切割、分領域分項目、團隊合作的模式來共同完成大主題,最終進入設計思考領域,讓孩子在設計的情境或真實情境中執行“仔細觀察→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實作原型→分享回饋→改善設計”流程;如果是體驗課程,就直接製作小主題,例如體感運動計數器,在帶著孩子製作實體作品過程中,令其了解相關原理與應用。
如果是短期營隊,就設計可以合作的小主題或競賽,例如做一個博物館大型實體書的多媒體導覽系統,或是自走車設計製作搭配各種競賽。但不管是哪種安排,最後都會需要教育學生有後設認知,能自主監控與觀察連結學習的內容,關注真實生活情境,以及面對問題的行動意願與能力。
學生學習的動力往往來自於興趣,容易學會的往往來自於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因此唯有適當的安排課程,讓課程與生活息息相關,將各領域內容置入性行銷在創客教育裡。如此學習不但變有趣,而且是來自於學生自發的動力,加上適當的系統拆解,令其獲得階段性的成功,自然學習動力源源不絕。
以Arduino感測器輸入設計遊戲的案例說明,當孩子知道感測器的輸入與畫面上角色的移動座標,是需要數學運算轉換的、當孩子知道導電不導電可以真實被運用在感測器的製作上、當孩子製作憤怒鳥遊戲時需要知道拋物線的計算,他在各領域的學習就開始變得有真實意義。因此,除了學習好玩的數位創客之外,也會更努力的鑽研學習各領域的知識,在自動且努力學習的氛圍下,成績自然變好,自信心提升,學習態度就會更加良好,整個人都會在一個正向的循環中成長,這就是創客教育最棒的地方。
在學術上,不管是多元智慧、多感官學習、STEAM、PBL、合作學習、學習金字塔、設計思考、運算思維、高層次思考、建造理論...等,在創客教育裡都能用上最棒的安排,讓孩子適時、適性、適量的學習。
~推展篇~
複雜內容變簡易
領域整合好設計
熱血夥伴在一起
整個世界支援你
“教師其實和孩子一樣,只是年紀比較老,學習比較緩慢,而且有了許多社會經驗和挫折,更懂得保護自己,所以要期待他對陌生領域跨出一小步,相對的我們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用更大的信任與陪伴,給予更多更多的支援與資源,這還只是跨領域的個人基礎學習,若沒有志同道合的夥伴、配套的行政措施、和龐大的行政體系及社群支持,更難成功,因此除了把課程設計得讓老師覺得超級簡單效果又棒之外,還要幫他想好課程的安排、設備的支持、行政的配套、長官的疏通…等等,不管他說n次no,你就要想n+1次成功的例子講給他聽,不管他n次想退縮,我們都得鼓勵他n+1次為了孩子要站出來。所幸的是,這門課實在太有趣,只要我們有辦法讓老師跨出那一小步之後,即使我們想叫他停,他根本就都停不了。”
科技進步得很快,硬體軟體一直不斷在更新,Scratch與Arduino的出現讓科技創客教育可以往下延伸到國小,但對於國小現場老師來說,以往十年、二十年不改的教材受到及大的挑戰,老師一旦要跨步到陌生的領域,心中一定會有極大的恐懼與不安,這是人性如此,但是透過先行者的經驗、專業的教師與社群建議協助,找出最適當的工具、方法及軟硬體,透過運算思維與教育心理學的原理,拆解學習內容並降低門檻逐步克服,利用傳播原理將學習內容簡單化,再加上行政上的配套與研習實施的創意方式,還有社群密切的經營互動,如此一來教師就不害怕學習,而一旦老師跨出這一步之後,不但自己成長得快樂,還會影響更多身邊的老師。
本縣發展至今,開設過專門為教育處全體科長、科員、全縣校長的特別設計過的創客研習,因此不但所有長官都了解創客教育的簡單與神奇,還能在各種場合幫腔推廣;我們也針對不同屬性的老師開設各類的研習,像是種子教師研習,基本上就是精進再精進、交流再交流、給予最棒的設備、安排最大的成長機會,讓這群熱血的種子老師能在縣內傳承,協助推廣課程;女性教師專屬研習:開發專屬女性教師的軟性課程,讓科技教育不再硬梆梆;一年期每週夜間創客教師班、兩年期設計思考種子教師班:這些長期班還都出乎意料地爆班,連非科技領域的老師也湧入參加;科技領域教師研習:讓任教科技領域的老師都能具備課綱內容的上課能力;創客設備研習:只要有新的設備,我們就想辦法讓老師熟悉基礎的使用及叮嚀教學的安全原則;課程設計研習:讓會使用設備又有技術的老師知道課程可以怎樣創意的設計、學校架構可以怎麼安排。
不僅如此,我們還為了延攬其他領域的教師跨領域來整合,用“騙”的,例如名稱改為“各領域教材教具製作研習”…等,正如我們所料,不管老師懂不懂、害不害怕,反正只要進來我們的研習上課後,就會愛上創客教育,所以至今本縣創客研習場場秒殺爆滿,想自帶筆電小板凳擠進已額滿的研習都有,甚至許多外縣市老師都還特地來本縣取經。
目前全縣學校有開設相關課程的國中小學校,例如程式教學從105年10月的48%提高到106年10月的82.3%,創客類3D/雷切/Arduino課程雖然受限補助的設備,但也從12%提高到44.6%,在沒有強制性的民主國家裡,這樣的推動成效實在非常難能可貴,也是全國各縣市的榜樣,本縣經營的花蓮創客教師團,更是全國獨樹一幟的創客教師團隊,尋求合作的單位讚不絕口,吸引很多企業廠商想來幫助我們這個超級認真的偏鄉。
~QA篇~
推動創客教育在設備、師資、課程三大類的上的三大問題:
設備類問題一:設備─經費有限,不知如何選擇硬體
A:課程決定硬體,無需盲目追求最新最炫,選擇適合學生學習階段課程使用及老師孰悉之硬體,在難度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儘量使用開源及免費硬體,讓孩子回家後也能容易取得,不需龐大經費。
設備類問題二:設備─硬體選擇太多不知要選哪樣
A:依老師專長及學課程需求選擇,基礎的數位創客重點在基礎電學的了解、感測器元件的認識、程式的運用、創意的發揮,這些東西其實是一通百通,因此選擇教師熟悉的,學生能容易上手的,就可以發揮創意,一旦原理清楚,應用熟悉後,即使軟硬體改朝換代,也能輕易上手。
設備類問題三:設備─軟體太多不知道選那種來用
A:高中職以上教育重點在養成孩子自行探索知識的方法,以及符號運思即虛擬化的成長,但國中小是打基礎的階段,國教的方法與高教完全不同,國中小教育重視具體操作,在系統的適當切割下,做漸進的學習與成就的堆疊,讓孩子習得自學的方法並增進學習的自主意願,因此在軟體的選擇上,就得挑選介面簡單、有國語、操作容易、門檻低之軟體,讓孩子專心在程式語言運算思維的學習、以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揮。
師資類問題一:師資─門檻太高覺得學起來很困難
A:如同運算思維強調的系統拆解、管理學上的任務分割、傳播理論的黑箱與轉譯,在師資訓練的時候課程絕對要特別設計,簡單而強大才會成功,一個簡單的概念可以帶來怎樣多元的應用,讓老師們看到未來,想像孩子的成功。
師資類問題二:師資─科技這種東西女生難以親近
A:科技的課程長久以來的確是硬梆梆,所以得要挖掘出適合女性的科技課程,例如LED縫製在衣服上,然後可用程式控制,或是設計有美感融入的互動裝置藝術,還有協助老師教學可在各領域使用的互動教具。
師資類問題三:師資─如何做到跨領域讓老師進來
A:研習設計上名稱不要出現專有名詞,利用老師的需求或興趣吸引其參加研習,然後用設計過的方式置入性行銷,讓他覺得有需求且學習簡單容易,例如:多媒體導覽機、測驗搶答機、語言學習機、等,儘量設計各領域可以使用的範例課程來吸引各領域老師加入。
課程類問題一:課程─學了技術後不知道要教甚麼
A:教育的僵化造成老師沒有創意,無法自己開發課程,因此可以利用簡單的雙向細目表結合生活上的事件物件與感測器或元件,或是教學的領域...等,即可強迫產生許多創意,或是以頭腦風暴分組討論、曼陀羅法、心智圖法即可創造發想出許多有趣課程。
課程類問題二:課程─不知道怎樣跨領域知識結合
A:可以找熟悉該領域老師及科技領域老師協同合作,由領域老師想想那些學習內容較難學習、可以互動、需要精熟的,再請教科技領域專家設計課程,或是反過來,由科技領域專家說明這些感測器元件有哪些功能或運用,看看有沒有單元是可以配合的,或是以雙向細目表強迫結合創意,當然,如果科技領域老師本身有任教其他領域就會更棒。台灣偏鄉大部分都是小校,老師通常要教授兩個領域以上的課程,所以這方面的發展應該會更棒。
課程類問題三:課程─不知道要怎樣安排學校課程
A:這還得要看任教老師的專業程度與學校校本課程的規模,我們可以分為五種階段:單一概念課程、概念應用課程、小主題課程、大主題課程、設計思考課程,依學校發展規模及教師能力去選擇採用模式即可。108課綱的規範下,國小是可以任意發展,國中會建議使用大主題課程,經過系統分割後,變成能涵蓋課綱需求的多個小主題課程,在各年段的能力素養要求下分年段實施,最後在九年級做統整。